庆祝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成立!
2010年11月7日,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暨招商项目推介洽谈会在嵩县召开。
世界华人协会会长程万琦、著名慈善家程练传、著名作家程薇、化学博士程文恒、企业家程桂芳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二百余名程氏后裔出席了会议。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程让平发了贺电。
世界华人协会会长程万琦、嵩县县委书记马振宇共同为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会标揭牌,马振宇向世界华人协会会长程万琦博士颁发了嵩县经济和文体产业发展高级顾问聘书,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向我县赠送锦旗。会议推选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程让平、世界华人协会会长程万琦博士为程氏宗亲联谊会终身名誉会长,著名慈善家程练传、化学博士程文恒为名誉会长,兴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程道兴为会长。会议发表了嵩县人民政府、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关于保护二程历史遗迹、弘扬理学思想文化的共同宣言,重点推介了中华理学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中华理学大观园、礼仪天下文化主题园等项目。
嵩县县委书记马振宇在大会上致欢迎辞。马振宇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我县的基本情况,阐明了二程兄弟共同创立的程朱理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元素,介绍了近年来嵩县保护开发两程故里、弘扬理学思想文化的情况。他希望参加联谊会的各位程氏后裔借助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的平台,积极为弘扬理学、为嵩县建设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引资引智,同时他真诚欢迎各位程氏宗亲到嵩县投资兴业。让与会代表进一步了解嵩县、认识嵩县,在更大的范围、更新的区域推进更深的合作,提升嵩县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嵩县中华理学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保护二程历史遗迹,引进战略投资者,助推嵩县经济社会发展。
11月8日上午,世界程氏宗亲回乡祭祖仪式在伊川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程氏宗亲代表齐聚位于伊川县城西的程园广场,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
宗亲团先向伊川县委、乡政府赠送了锦旗,并在当地领导和程氏宗亲的陪同下,在该县程园进行了祭拜仪式。而后参观考察了龙泉坑口自备发电有限公司、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豫港龙泉高精度铝板带有限公司、龙鼎铝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产业集聚区东园路网建设等,宗亲团认为伊川的各项事业都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并表示今后将在促进家乡对外开放、参与家乡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除了拜祭先祖,宗亲团成员还与当地政府和宗亲交流联谊,商议如何团结全国宗亲共同维护先祖陵墓、陵园,并与当地政府领导就当地的投资环境等有关情况进行了广泛交流。
世界程氏宗亲联宜会宣言;...
我,XXX,愿意遵守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
敬老、尊贤、慈幼、扶弱的宗旨
以诚正谦敬的精神
致力于
继承儒家思想
弘扬二程文化
为中华民族的和谐持续而努力不懈
嵩县县委书记马振宇致欢迎词;
我县自北宋后成为程氏家族的重要世居之地,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曾以这里著书讲学,二程兄弟共同创立的程朱理学博大精深,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元素。近年来我县对保护开发两程故里、弘扬理学思想文化高度重视,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了《嵩县中国理学文化旅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规划建设中华理学文化产业园,积极开展国学进校园、进广场活动,着力将嵩县打造成以理学文化研究为基础,以二程纪念、理学文化体验、国学教育为延伸的复合型国学教育基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
希望参加联谊会的各位程氏后裔借助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的平台,积极为弘扬理学、为嵩县建设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引资引智,真诚欢迎各位程氏宗亲到嵩县投资兴业。
县领导李德清、常文广、朱金斗、魏从刚出席成立大会。
伊川县程园祭祖典礼
11月8日上午,县委书记郭宜品(左一)陪同世界华人协会会长、前国际篮球联合会主席程万琦(中)等到伊川程园进行拜谒。
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名程氏后裔到伊川程园参加拜谒活动,大家共同探讨研究理学文化、国学教育,并纷纷表示要借助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的平台,积极为弘扬理学、为伊川县建设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引资引智。
程园是我国宋明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的墓园,此次宗亲团回乡祭祖,受到当地政府和宗亲的热情接待。
程氏宗亲团成员从全国各地同时抵达嵩县后,于次日到伊川进行祭祖仪式。宗亲团先向伊川县委、乡政府赠送了锦旗,并在当地领导和程氏宗亲的陪同下,在该县程园进行了祭拜仪式。而后参观考察了龙泉坑口自备发电有限公司、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豫港龙泉高精度铝板带有限公司、龙鼎铝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产业集聚区东园路网建设等,宗亲团认为伊川的各项事业都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并表示今后将在促进家乡对外开放、参与家乡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除了拜祭先祖,宗亲团成员还与当地政府和宗亲交流联谊,商议如何团结全国宗亲共同维护先祖陵墓、陵园,并与当地政府领导就当地的投资环境等有关情况进行了广泛交流。
关于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捐助程村小学的汇报
“两程”故里,陆浑之北;程氏宗亲,遍居世界;程氏后裔,心系宗祠;继承传统,尊师重教。世界程氏宗亲联谊会,发扬程氏家族的传统美德,热心为程村小学捐助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现将建设项目作如下汇报:
一、程氏宗亲联谊会已捐款的建设项目
程氏宗亲联谊会,11月7日在陆浑宾馆举行,11月8月在程村举行的拜祖大典,为学校捐款55000元,这些资金将用于:
1、为该校学生购制校服160套,价值24000元。
2、改善教师的住宿条件。购制床、被褥等,价值15150元。
3、改善办公条件。购制电脑2台,价值8000元。
4、购制乒乓球案台5付,价值7850元。
此次善举,功在当今,惠及后世,程村小学广大师生将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以优异的优绩,回报世界程氏的关心和帮助。
一、程姓源出有四:
1、出自风姓,以国为氏,为重黎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广韵》等所载,相传上古时高阳氏委派其孙重 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神灵;封重弟黎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其子孙世袭该职。商时封重黎之裔孙于程(今河南洛阳市东,一说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建立程国,称程伯。其子孙后以国为氏,称程氏。即河南或陕西程氏。
2、出自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伯符乃重黎之后,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献“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这“三异之瑞”有功,被周王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
3、以地为氏。据《万姓统谱》、《元和姓纂》等所载,周宣王时有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失其官守,入朝为大 司马,又因克平徐方(即周之薛城,故址在今山东滕县东南薛故城)之地,立有军功,被封于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一说今河南洛阳市东),其后子孙有以官名为氏,称司马氏;又有以地为氏,称程氏。
4、出自姬姓,为荀氏后裔所改,以邑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 旦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东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撣〝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撥鲾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其后以邑名撥鲾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新绛县东北),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
二、迁徙分布
程姓最早主要发源于今河南、山西两地。春秋时,程姓主要繁衍于晋国,即今山西省境内。秦汉之际,程氏除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西进一步繁衍外,已有迁入蜀都(今属四川省境)之地,以及今浙江乌程县和今江西南昌。至汉代,程姓主要盛于我国北方各地,分布于今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地,并有部分南迁至今四川、浙江、江西等地。魏晋之际,尤其是晋末,因北方连年战乱多事,中原氏族大举南迁程姓也随之南迁。其中安徽、江苏等省是程姓首先南迁的主要地区,其后再繁衍于湖南、江西省境。与此同时,程氏在西北也有了新发展,形成了摪捕〝这一大郡望。到了唐宋时期,程姓人士已散居全国大部分地区。又据有关学者考证,北宋年间,河南又形成了一支影响巨大的伊洛程氏。这支程氏起始于五代后晋时的深州陆泽(近河北深县南)人程羽,到程颢、程颐兄弟开创宋明理学而闻名全国,故伊洛程氏也被后世称为程氏正宗。程姓南迁于福建、广东等省,则始于元末。据《台湾程氏家谱》所载,先世为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太守坊人,元末,程文智因官入闽,为福州知事,是为开闽始祖。其弟文惠居漳浦,封迪功郎。明世宗时,文惠之后程渠爵携二子惟山、惟海,自漳浦梁山居诏安后门山,是为诏安始祖。之后再迁入广东等地。明清之时,程氏便广布于我国广大地区。总之,历史上,程氏的分布是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为主;南方是以安徽、浙江、江苏、广东为主。
三、程氏先辈
程邈:秦代下杜(今陕西西安南)人,隶书的创造者,曾任狱吏、御史等职。他曾积十年之久,将大小篆蜕变而成隶书300字,使得中国的文字 自此得以定型,文 化得以传播和发展,贡献相当大。
程郑:春秋时期晋国(今属山西)人,为荀氏改程姓的后裔。他先任晋公的乘马御,深受晋公垂爱,后竟成为晋国的摿鋽之一。
程婴:春秋时期晋国著名义士。剧目《赵氏孤儿》展现的就是他的事迹。
程本:春秋末年晋国人。以博学善议论,聚徒讲学著名而名闻诸侯。还曾与孔子会晤过,著有《子华子》
程颐、程颢:北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奠 基人,世有摱虜之称。又因他们都是河南洛阳人,其学派被称为撀逖。其学说后为大理学家朱 熹继承和发展,创立了程朱理学体系 ,世称摮讨炖硌。
程元振:京光三原(今属陕西)人,唐代宦官,因拥立代宗,得其宠信,官至骠骑大将军,判元帅行军司马,总率禁兵。
程知节:隋朝济州东阿人,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后归唐,任岐州刺史等职。
程遐:十六国时后赵石勒的谋士。曾历长乐太守、右司马、宁朔将军、监冀州七郡军事。代张宾为右长史总职朝政。
程普:又北平土根(今河北丰润东)人,三国时吴国荡寇将军,初从孙坚,后助孙权经营江南。为讨伐董卓,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 208年,曾与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又曾被封为江夏(今湖北鄂城)太守。
程曾:东汉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习《严氏春秋》,教授数百人。著书百余篇,作《孟子章句》
程邃: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篆刻家、画家、篆刻取法秦汉,喜用大篆入印,朴厚苍浑,为斖钆蓳代表作家之一。画工山水,善用干笔渴墨, 苍茫简远,自成风格。
程长庚:安徽潜山人,清代著名京剧演员,演老生,艺术上融化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对京剧老生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
程正揆:湖北孝感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能诗文,善书画,所画山水多用秃笔,而设色浓湛。
程敏政:休宁(今安徽)人,明代文学家,其文与李东阳齐名,官曾至礼部右侍郎。
程嘉燧:休宁(今安徽)人,明代著名诗人、画家。
程姓迁徙史
历史上,程姓的分布北方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为主,南方以安徽、浙江、广东为主。
春秋时,程姓主要繁衍于晋国(今山西省境内)。晋国是西周王室的同姓国,春秋时期发展成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国土以今山西省为中心,包括河南、河北和陕西部分地方。在由荀氏改姓程氏的人群中也出了不少名人。苟驩的孙子中有个程季。他的儿子程郑,为人品行端正,又敢于直言极谏,得到晋悼公的赏识,被任命为乘马御,后来升任下军副统帅,成为晋国六卿之一。又有大夫程滑,在权臣栾书、中行偃的支持下,刺死了荒淫无道的晋厉公,成为哄动一时的人物。除了苟氏改姓程氏外,智氏家族中也有改姓程氏的,如程秀。荀氏支子苟驩食邑于程,以邑为氏,这是程姓人群的一个源头。虽然它不是程氏最早的源头,但毕竟壮大了程姓的队伍。西周灭亡后,部分程姓先民迁居晋国,以后又有苟氏、智氏人改姓程氏,于是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程姓先民的主要聚居地。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晋国魏、韩、赵三家晋升为诸侯。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韩、魏、赵三家分晋,晋国宣告灭亡。随着赵国迁都邯郸,韩国迁都新郑,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原来生活在晋国的程姓先民,有不少人迁到黄河南北的新郑、大梁和邯郸居住,这是程氏的又一次较大的迁徙。
因为程婴拥立赵氏孤儿,对赵家有恩德,所以赵氏立为诸侯并迁都邯郸时,程婴的后代也随之东迁,到邯郸附近原来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地(就是汉代的广乎)居住。程姓人群在这一地区不断繁衍,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派。
除了赵、魏、韩三国乏外;在关中地区的秦国也生活着不少程姓先民。他们是西周宣王时期程伯休父徙封咸阳附近的程邑后,在那里繁衍起来的。这一支程姓先民,后来发展成著名的安定郡望。程姓先民的足迹,也到达了山东的鲁国(今山东西南)。鲁国有个程郑,是有名的富豪,以善于冶金铸造闻名。
到了战国时期,在黄河中下游乎原,在关中地区,都程姓人群居住。程式逐渐发展成为中原地区有影响的姓氏之一。
秦汉时期,程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衍和发展,并且已有程姓人口迁入今四川、浙江和江西。这一时期在河南洛阳形成了一大郡望,在河北的广平形成了一大望族。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关东六国,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秦朝二世而亡,刘邦在陈胜起兵反秦和楚汉战争之后,建立了汉王朝。西汉和东汉共延续四百年之久。秦汉时期程姓先民开始播迁到长江流域。留居中原的程姓先民中,也有不少人遭遇风云际会,建立了丰功伟业。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实行有组织的迁民。关东六国的豪门右族大多被迫离开故土,到异地安家落户。汉朝派将士开拓边疆,实行屯田,内地一些士兵和民众也随之到边地生活。程姓先民就在这时开始迁徙到长江流域,在那里建设新的家园。以冶金铸造为业的鲁国豪富程郑,在秦朝建立以后,被强行迁到蜀郡的临邛,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邛邾县。
有个名叫程林的人,秦朝时从中原地区迁居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他精通酿酒技艺,酿造的酒味道佳美。他开办—了一个酿酒作坊,生产醇酒。当地还有一个姓乌名巾的人也善于酿酒,于是这个地方就成了著名的酒乡。人们为了纪念乌巾和程林二人,就将这个县取名乌程。古代的乌;程县就在今天的浙江吴兴县南。
魏晋时,程姓大举南迁,主要迁往安徽、江苏,后再迁居湖南、江西。这一时期,程姓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宁夏、甘肃也形成了一大郡望——安定郡。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以后,中国分裂为魏、蜀、吴三个国家。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实现了国家的短期统一。不久,北方少数民族军队进入中原,东晋朝廷偏安江南,北方“十六国”更迭频繁。此后北魏统一北方,又出现了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两政权的对峙,南方则发生了宋、齐、梁、陈诸政权的更迭,直至开皇八年(589年)隋朝再度统一中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程姓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程姓先民的迁徙规模更大,也更为频繁,分布地区更加广泛,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程氏名门望族。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和割据势力的混战,导致中原地区的人们大规模外迁。其中有不少程姓先民南迁至长江流域或岭南地区。右北平土垠(今河北省丰润)人程普,汉末追随长沙太守孙坚,在宛(今河南省南阳)、邓
(今湖北省襄樊北)镇压黄巾军,又在阳人聚
(今属河南省汝州)击败董卓的军队。后随孙坚的儿子孙策平定江东,功勋卓著,遂在江东安家落户。赤壁之战时,他和周瑜分别担任东吴的左、右都督,率领吴军在乌林(今湖北洪湖县东北)击败曹操的军队。周瑜死后,他继任南郡太守,是东吴很有名的一位老将。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省项城西南)人程秉,曾拜名儒郑玄为师,学习经术,遂博通五经。为躲避中原战乱,南迁交州(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后来被东吴交州守将士燮辟为长史。他是史书记载的到达岭南地区的第一个程姓先民。
西晋时期曾在洛阳朝廷中担任都水使者的程良,因故被流放到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他的儿子程肇,十六国时期事后凉王吕光,官至民部尚书。他的孙子程骏,博学洽闻,被北凉王沮渠蒙逊拜为东宫侍讲,担任凉王世子的教师。程姓先民开始在大西北的河西地区居住。
西晋末年匈奴和羯族的军队进入中原,发生了永嘉之乱,中原汉族士人再次大规模外迁。迁徙的方向主要是江南,也有迁往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洛阳上程聚人程元
谭随晋室南迁,东晋元帝太兴年间(318—
321)担任镇东将军军谋、襄州刺史,后被任命为假持节新安(郡治今浙江淳安西北:太守。因为政绩卓著,深受郡中百姓拥戴。任届期满后民众上书朝廷,恳请他留任,竟以身殉职。子孙在新安郡落户,
卜居歙县(今属安徽省)篁墩。程元谭遂成为新安程氏的始祖,宋代被追封为忠佑公。后代逐渐繁衍,成为程氏中颇有影响的支派。
北魏时期洛阳上程聚的程姓先民,有两千多户作为地方豪族大姓被迁往代郡,在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安家落户。此时,程姓人的踪迹巳到达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
南朝宋时,抱罕(今甘肃省临夏)人程道养流入巴蜀地区,被当地人尊奉为蜀王。齐时,岭南地区出现了一位乡贤,就是程旻。他的家族可能是西晋永嘉之乱时南迁的。程旻德高望重,不务仕宦。乡人发生纠纷,不去找官府,而找他评判是非。人们为纪念他,称他所在乡为“义化”,所在县以“程乡”命名,就是今天的广东梅州。程旻遂为岭南梅州程氏的始祖。
隋唐五代时期,程姓人群由于多种原因,背井离乡,迁徙到其他地区居住,从而使程姓在全国的分布更为广泛。南朝陈末年,歙州新安郡(今安徽歙县)有程姓人士北迁中山(今河北省定县)。隋末又有人北迁洛阳。五代时期又有程秀,从歙州北迁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程姓先民在魏晋战乱时从中原南迁,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又有人回迁到故地居住。
隋朝程乡(今广东省梅州)人程彬,是乡贤程旼的次子,学问博洽,曾担任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省灵宝)太守,父亲死后弃宫不做,到攸邑(今湖南攸县)隐居,子孙遂在此安家落户。郴州兴宁(今广东省兴宁西北)有程江,又称程乡溪,注入耒水,又有程公山。此地山水都以程字命名,是程姓人集中居住的地区。由于隋唐五代时期的频繁迁徙,程姓先民在祖国东南、西南、西北边疆地区都有分布,而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分布则更为密集。
隋唐五代时期,在少数民族中开始出现程姓。五代十国时,回族人群中已有程姓。
宋元时期程姓先民继续迁徙繁衍,足迹渐布于全国各地,继续建功立业,或俯拾青紫,封爵公侯,或钻研学艺,著书立说,传授知识。他们从不同方面,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以学术方面的贡献最大。其中尤以开创洛学的程颢、程颐兄弟声名为最著。
宋元时期战争较为频繁,程姓先民为躲避战乱,多背井离乡,移居外地。也有的程姓士人外出做官,就举家迁往任所。
北宋建都开封,洛阳为西京,一些程姓先民从各地迁居开封和洛阳,河南地区程氏复兴。北魏时期从洛阳迁到东胜州(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的程氏后裔,有一部分人在宋金时期返回故土。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县》人程羽,举家迁往关中地区的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北宋初任醴泉县令、成都知府。后来升兵部侍郎,在京城得赐第宅,家族迁居开封泰宁坊。他的孙子程垧,将祖父迁葬于洛阳南的伊川,全家也从开封搬迁到洛阳。家族成员世代任官,河南程氏成为程姓的显赫宗族。
后来,金兵和元军陆续南下,北宋灭亡,
中原地区的程姓先民又有不少人南迁江淮地区。河南程氏也随宋室南迁。程颢的长子程端懿,在吴门(今江苏省吴县)安家落户。程颐的长子程端中在六安(今属安徽省)殉难,次子程端辅携子孙迁居金城(今江苏省句容),三子程端彦则举家徙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子孙在黄山、长江之间生息繁衍。河南程氏的南迁开吴县程氏支派和池州程氏支派。程仿浩又从池州迁至湖北孝感。
南宋绍兴年间(113l-1162年)河南洛阳人程佑之流寓桂林,死后就埋葬在那里。子孙在当地居住,广西地区也有程氏人群的足迹。应天宁陵(今属河南省)人程迥带领家口迁往绍兴余姚(今属浙江省),开浙东—程氏一派。宋代有程迈,史称黔(贵州省简称)人,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可见贵州在当时也有程姓人群存在。元朝在今贵阳设置了小程番长官司,当地少数民族中也存在着程姓人群。 元代国家又获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程颐的九世孙程德用从池州归业洛阳,守先祖坟茔。他的子孙后来分迁河南东部的太康、夏邑和山东的荷泽、单县等地。元末,英山(今属湖北省)人程希哲为躲避战乱,迁居孝感(今属湖北省),成为“义门”。
元朝末年,程姓南迁于福建,广东等地。程文智因官入闽,为开闽始祖。其弟程文惠居漳浦。程文惠之后程渠爵自漳浦梁山迁居诏安后门山,是为诏安始祖。之后再迁入广东等地。
明清时期程姓迅速繁衍,人口大增,继续迁徙,分布于包括台湾在内的各省,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也有程姓人群存在。而在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安徽、江苏、四川、河北、江西、福建、广东、湖北等地居住更为密集,形成了许多门派。由于程朱理学在思想学术领域的一尊地位,河南和徽州等地的程姓也享有许多殊荣。
明清时期,朝廷和地方政府曾经进行过一些有组织的迁民,将人口密集地区的部分百姓迁徒到由于战乱或灾荒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以利于发展生产,增加税收,并保障人民生活。例如山西向河南等地的移民,“湖广填四川”。部分程姓士人也被迁徙到其他地区建设家园。此外,还有一些程姓家族,因为各种原因,
自愿或被迫离;开家乡,到异地谋生。例如休宁(今属安徽)人程信在明初谪戍河间(今属河北省),就在那里安家落户。这种迁徙的结果,形成了许多新的门派,使程姓人群的分布更为广泛。
河南程氏在明清时代,由于家族繁衍,人口增多,进行了频繁的迁徙。河南伊洛地区程氏因为出现了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被称为程姓正宗。程德用是程颐的九世孙。他的次子程绍祖,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山东单县,三子敬祖,迁河南夏邑程大庄。程颐的十八代孙程世守,迁居河南上蔡,十九世孙程心圣,迁居山东单县程楼,二十世孙程宗昌,明末躲避战乱,流移河朔,家乡安定后,又返回故里。由此可见明清时代程氏名门巨族子孙迁徙之一斑。
明清时期,在满族、回族和云南、贵州的少数民族中,也都有程姓人群。例如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贵州少数民族酋长程受归附朝廷。清代人程民,就是满洲镶红黄旗人。他的父亲劳萨,曾在朝廷任议政大臣。在甘肃、陕西、河南等地的回民中,也有一些程姓人。这一时期,又有不少其他姓氏的人们改姓程氏,加入了程姓人群。根据明代的《华容县志》记载,华容(今属湖南省)人程万里,天顺丁丑年(工457年)考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他的先世本姓陈,是江州(今江西九江)的孝义之门。他的曾祖陈安泰,元朝时任荆州路(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总管,携家带口迁居荆州。明初洪武年问,祖父克让从荆州迁居华容,改姓程氏。
到了清代,由于程姓人群的不断繁衍和播迁,边疆地区都已有程姓士人居住。如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景东人程含章,乾隆年间进士,历任河南布政使,官至上部侍郎。福建莆田县有程拱辰,曾安察云南。而在我国腹地,则形成了许多支派。据有关文献记载,程姓在全国形成九十八派。其中河南十八派,山西十二派,陕西四派,山东两派,安徽三派,江西两派,浙江三派。这种;记载并不完全,还有不少省区的程氏支派有所遗漏。
河南省程氏分为十八派,即以程秀为始祖的济源王屋派,以程世汉为始祖的济源南城派,以程世和为始祖的济源金鹅派,以程延敬为始祖的孟县派,以程震为始祖的偃师派,以程世洪为始祖的登封程村派,以程继载为始祖的登封南乡派,以程彦骥为始祖的兰阳(今兰考)派,以程称为始祖的修武派,以程恭为始祖的巩县派,以程子儒为始祖的沁阳派,以程太为始祖的祥符
(今开封)派,以程官保为始祖的唐河派,以程以忠为始祖的永宁(今洛宁)派,以程天桂为始祖的滑县派,以程中学为始祖的睢州(今睢县)派,以程云路为始祖的尉氏派,以程和龙为始祖的卢氏派。
山西省程氏分为十二派,即以程心林为始祖的蒲州(今永济西南)派,以程子明为始祖的榆次派,以程子河为始祖的泽州
(今晋城)派,以程甫为始祖的清源派,以程彦行为始祖的太谷派,以程邦成为始祖的万泉派,以程世富为始祖的临晋派,以程伯先为始祖的绛州(今新绛)派,以程天爱为始祖的谋城派,以程天贵为始祖的太平派,以程崇仁为始祖的汶水派,以程端身为始祖的汾州(今汾阳)派,以程端於为始祖的乐平派。
陕西省程氏分为四派,即以程顾为始祖的长安(今西安)派,以程预为始祖的长安城内派,以程心诗为始祖的韩城派,以程卷为始祖的顺化派。
山东省程氏分为两派,即以程知白为始祖的长寿派,以程元棵为始祖的济宁派。
安徽省程氏分为三派,即以程权为始祖的六安派,以程梓为始祖的灵壁派,以程徽为始祖的贵溪派。
江西程氏分为两派,即以程富为始祖的南昌派,以程正生为始祖的鄱阳派。
浙江程氏分为三派,即以程百之为始;祖的开化白沙(今浙江金华)派,以程梓为始祖的绍兴派,以程幼学为始祖的建康派。
【移居港台】
台湾从清朝康熙末年开始就有程姓人士越过台湾海峡,参与宝岛台湾的开发和建设,此后,程姓入台人数不断增加。1949年大陆解放,国民党政权迁到台湾,一些官员、军人和百姓随迁台湾,其中有不少程姓人士。例如江西新建人程天放,在台湾任“考试院副院长”。又有程建人,任“新闻局长”。江苏武进人程沧波,是台湾的新闻学教授。河南程氏在台湾定居的有程庆典、程广怀、程步华等人。安徽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程氏移居台湾者人数更多。台湾云林西螺等地有程姓宗祠。程姓是当今台湾第85大姓。
香港在近代为英国占领,1997年回归祖国。香港的程姓居民,主要是从广东、福建等地迁去。如广东中山人程天固,晚年寓居香港。香港居民中有程介明,被国家政府聘为港事顾问。
【移居海外】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居住着不少程姓华侨。例如祖籍广东梅州的程贤章就是印度尼西亚华侨。他193Z年出生在雅加达,六岁时回国,现在是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副院长。
〖日本〗
早在数百年前,程姓先民就有人东渡扶桑,侨居日本。例如程顺则,就是明代移居日本的华侨后裔。他1663年生于琉球那霸。一生曾多次回中国学习程朱理学和诗文,并把1592卷《十七史》带回琉球,为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作出了贡献。又有程国贵,辽宁大连人,194Z年赴日本留学,在釜石市定居。他始终不知疲倦地为中日友好而奔走。
〖美国〗
程姓人士侨居美国的也很多。如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程汝辑,又名程利,早年赴夏威夷,靠经商兼营种植业致富,成为檀香山华侨领袖,并兼任领事。1982年,创建了夏威夷中华会馆。又如美籍华人程君复,
1937年出生于江苏省,土949年随家人移居台湾。后来赴美国留学,在美国定居。他曾任坦普尔大学数学系教授、少数民族学院副院长,兼任费城华人总商会董事长,费城世界文化交流学会董事,美国社会大学董事。他关心国内的教育事业,曾为在河南郑州创办黄河大学作出了很大贡献。又有;程孟郎,在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商学院执教。他的女儿程康宁、程爱伦姊妹曾获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中学生科学作品竞赛一西屋科学奖。